当前位置: 首页>>校园往事>>正文

用一生书写信仰——记豫西行政干部学校首任校长李一清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1日 作者: 点击:[]

1908年,李一清出生在山西省昔阳县。他11岁时父亲离开了人世,母亲邓氏含辛茹苦抚育5个子女。李一清年龄最小,聪明伶俐,很受长辈们喜爱。7岁时,他在亲友的资助下开始上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又读了1年私塾。在学习之余,父辈们经常向他讲述古代英雄传奇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期革命

1924年,李一清跨过了家乡的松溪河来到太原,考入进山中学。追求真理与进步的他,很快接受了进步思想。

1927年春季,经过斗争考验的李一清,由武宝善(武竞天)、尚文2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把个人的荣辱生死置之度外,誓为维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而献身。

1930年秋,高中毕业的李一清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开始了在北京的学习生活和革命活动。“9.18”事变后,他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多次参加示威游行,每次都是一路演讲,挥泪控诉日军侵略东北的暴行,控诉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

清华大学中共地下组织通过各种进步群众团体,把进步力量组织起来。李一清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社联)”和进步同学组织的“宏毅读书会”。他利用同学、校友的关系,进行联谊和学术交流等活动,开展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团结中间学生,发展进步力量。

从1934年起,清华大学地下党通过进步团体发起组织了“现代座谈会”,李一清是“现代座谈会”农村组的负责人。当时地下党和进步同学掌握了《清华周刊》编辑部,李一清是该刊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之一。

1935年秋,李一清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返回山西太原,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就任于太原成成中学。他和其他中共党员、革命分子一道,在中共北方局、山西省工委、太原市委的领导下,同兄弟院校一起,积极参加和组织了学生爱国抗日救亡运动,使成成中学成为太原学生爱国运动的中坚和党在太原进行革命活动的坚固阵地。抗日战争爆发后,成成中学师生建立起“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太原失守后改称为“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此后又被改编为“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游击第四支队”。

太行烽火

1936年,根据统一战线工作的需要,李一清受党的派遣参加了阎锡山的军政训练委员会,并在当年12月组成的“民训干部训练团”里兼任连队指导员。

1937年4月,李一清根据党的指示到晋东具有革命基础的平定,担任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五团政治部主任。这个教导团实际上是在以薄一波为首的牺盟会推动下建立的,团政治部主任及政工干部多为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目的是通过军政训练,改造和掌握这支部队,为建立党的抗日武装做准备。

1938年,根据上级的指示,李一清离开了后来由教五团改编的决死纵队二总队,来到了山西东部的昔阳皋落镇,开始了创建晋东游击队的艰难历程。

1938年2月28日,以李一清任司令员、赵武成任政治部主任、秦进络任参谋长的晋东抗日游击队在皋落正式成立。晋东游击队在李一清的率领下,在晋东广大地区与日寇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斗争。他们配合主力部队,协同冀西抗日游击队和平昔西侧的秦赖支队,形成了掎角之势,狠狠打击敌人,保卫了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根据地。

1940年初,李一清根据上级党委的安排,离开了由晋东游击队改编的保安第六团,来到当时还保持着阎锡山政权序列的山西第三专署任副专员兼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时任第三专署专员、保安司令部司令兼政委的薄一波,其主要精力已转向当时称为太(行)南即太岳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建设, 因此,李一清实际上全面主持了第三专署的工作,成为太北地区的最高行政领导人。从这时起,李一清完全投入到太(行)北抗日根据地和边区政府的政权建设工作中。

作为太行军政委员会委员的李一清,受北方局和太行军政委员会书记邓小平等的委托,担负起了筹建作为冀南、太行、太岳3个抗日根据地统一后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冀太联合办事处”的重要使命。他根据各个部门的职能,制定了每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经过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不到4个月时间,“冀太联办”于1940年8月1日正式建立起来。杨秀峰任“联办”主任,薄一波、戎子和任联办副主任,李一清任联办行政委员会委员兼民政处长,并主持“联办”的日常工作。

1941年以后,根据华北地区抗战形势的发展和巩固根据地的要求,急需在“冀太联办”的基础上正式建立边区政权领导机构。为此,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托,向“冀太联办”提议成立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选举产生边区政府。

1941年7月,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在辽县桐峪村隆重开幕,按照“三三制”的原则,李一清作为共产党参议员参加了大会。会议通过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政纲领》,选举成立以杨秀峰为主席的边区政府。李一清被选举为边区政府委员,并出任边区政府民政厅厅长兼公安总局局长。1945年,他又出任建设厅长。

1945年日本投降后,边区的工作中心转到保卫解放区和发展生产支援解放战争上来。1946年,李一清受党中央和晋冀鲁豫解放区党政领导的委派,接替刘岱峰同志出任太行地区行署主任。在区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他以相当大的精力从事政府工作,并协调和管理全区的财经工作。他以解决支援前线和军需民食为目标,抓紧全区粮食生产,大力开发财源,兴办实业,开工厂,办公司,建银行,修公路,架桥梁,使根据地的经济日益巩固和发展。

转战中原

从1947年冬季开始,中共中央中原局为适应新形势,将原豫陕鄂战略地区划分为豫西、陕南2个战略区。1948年6月1日,豫西区党委和行署在鲁山成立。李一清奉调离开了他战斗、工作10余年的太行地区,来到豫西地区任行政公署主任,与区党委书记张玺同志一起开始了新的征程。

1948年6月,豫西行署成立之后,二野、三野、四兵团三大解放军主力会战许昌,齐聚豫西,支前任务十分繁重。李一清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主抓过边区政府的财经工作,深知后勤工作对战争的重要保障作用。经他提议成立了“军区支前司令部”,并亲自兼任司令部政委。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和中原解放区的迅速扩大,需要大量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政策水平的干部。于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由豫西行政公署创办豫西行政干部学校。

1948年7月,豫西行署抽调曲乃生、戴汤文、高维英、张汉桢4人到宝丰筹备建校。在中共宝丰县委、县政府协助下,他们将校址选定在宝丰城南5华里的杨老庄。这里原是杨姓大地主的大宅院,解放军到来前地主闻风而逃,留下100多间瓦房,经简单修补就成了一所规模可观的校舍。李一清亲自兼任校长,曲乃生为副校长(不久曲乃生调往中原局宣传部,副校长由戴汤文接任)。学校设办公室、教务处和总务科。戴汤文兼办公室主任,焦大铭任秘书,赵树才任教务主任,张力任副主任,张汉桢和刘子亮分别任总务科正副科长。不久,为了加强学校党的领导,又建立了学校党组,张力任党组书记,赵树才任副书记,张道彰任党组成员。

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后,学校即发出招生广告开始招生。《广告》明确指出:“本校以培养豫西区行政、经济、教育及其他民主建设所需之干部为宗旨”“不分男女凡年满十八岁体格健康而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均可报名”。考试科目有国文、数学、政治、常识等,笔试之后再进行体格检查和口试。学习内容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革命基础理论(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现行政策、时事政治、革命修养等。学期规定为3个月。从1948年7月开始,豫西行政干部学校前后共招生4期1500人,编为14个队。学员毕业后,部分留校工作担任各队辅导员,大部分由豫西行署分配到各个地区参加工作,还有部分学员响应号召随军南下。

1948年底和1949年初,随着郑州、开封的解放,豫西行署迁到郑州,旋即迁到开封,李一清也开始参与领导中原地区的工作。同年2月份,豫西行署主任李一清奉调离职,高芸生升任行署主任并兼任行政干校校长。

1949年3月3日至4日,中原解放区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在开封召开。大会选举刘伯承、李先念、邓子恢、吴芝圃、李一清等21人组成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委员会。3月7日召开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宣告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成立。会议推选邓子恢任主席,吴芝圃、李一清任副主席。这是解放区继东北人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之后,成立的又一个大区人民政府,管辖着河南省和鄂豫、江汉、陕南3个行署,人口约5000万,成为我人民解放军进军江南的可靠基地。李一清负责政府机关的组建工作,几天之内就组建完成并开始正常工作。

创建武钢

1954年2月,经中央批准,李一清调任华中钢铁公司(后改为武汉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以后,迅速发展钢铁工业,建设新的钢铁工业基地,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安全。武钢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帮助兴建的融矿山、原材料、冶炼、轧钢于一体的现代化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中央确定第一期工程的目标是年产钢150万吨,1960年完成。李一清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到1957年底,一支几万人的队伍,集结到了李一清的周围。他爱才如命,求贤若渴,凡是具有较高领导才能和现代化建设技能的干部,他总是千方百计地调到武钢,委以重任。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武钢一号高炉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炼铁炉,是武钢的重要主体工程之一。原定于1959年7月1日建成出铁。根据当时建设形势,国家要求提前建成出铁。湖北省委指示“一号高炉提早投入生产”,计划修改为1958年底投产。在武钢党委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号高炉比原计划提前9个月零18天建成,终于按要求提前建成出铁。这标志着中国第二大钢都从此跨入了生产、建设同步并进的历史阶段,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1958年9月13日下午,毛泽东主席来到武钢视察。毛主席在李一清陪同下来到一号高炉,观看了高炉流出的第一炉铁水。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视察对武钢全体职工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1960年,武钢进入大规模生产时期。

李一清经过在武钢八年的艰苦奋斗,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第一期建设任务,在中南地区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大型现代化联合企业。李一清尚未得到喘息,就受老战友、老领导、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之邀,再返中南局。1961年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李一清任中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南局计委主任;1963年任书记处书记,分工主管计委、经委、科委等方面的工作。

心系邮电

在“文革”期间,李一清受到冲击和批判。但他始终坚信党和人民,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高风亮节。

1978年10月,由中组部部长胡耀邦签发文件,为李一清落实政策。后经中央批准,调李一清到邮电部担任党组副书记、第一副部长职务。由于新任部长、党组书记王子纲在四机部尚有工作,直到1979年5月才正式到职,因此从1978年10月至1979年5月,由李一清主持邮电部的全面工作。

他根据1979年1月6日邓小平副主席对4位副总理谈话时关于“投资的重点,要用在电、煤、石油、交通、电信、建材上来”的明确指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并在1—3月间,分别向党中央、国家计委党组,就加速邮电通信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作了报告。

李一清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还主持了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由于政策的逐步落实,全国邮电系统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局面,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邮电通信不断地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当时,社会上还不能完全满足邮电部门对邮政、电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邮电部门必须要利用自身优势培养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1980年2月2日,邮电部党组会议在研究恢复武汉、西安邮电学院议题时,因这2个学院已被改为邮电科研机构,能否再恢复办学需深入调查研究后再作决定。于是,李一清带领有关人员亲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进行调研。经过调研,调查组向部党组所作专题报告认为,由邮电学院改成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作为光纤通信技术研究和发展的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不宜撤销研究院恢复办学。部党组同意调查组意见,保留了一个研究和发展光纤通信的重要基地,因而为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贡献。

关于恢复西安邮电学院的问题,同样十分复杂。由于多年来几经变更,学校原址已经建成邮电部第十研究所,要恢复办学就必然挤压研究所的空间。他多次把西安邮电学院的筹建负责人和十所的领导召到北京进行协调,希望大家以邮电发展全局为重,团结协作,相互支持。他还给陕西省省长于明涛写信,请他在征地方面给予关照,顺利解决了土地问题,为易地重建西安邮电学院铺平了道路。

晚年情怀

1983年3月,在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上,李一清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为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工作领域。他十分热心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认真阅读人大常委会的文件,思考着政权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国家大事。

这期间,人大常委会每年都组织常委们进行一两次视察活动。每次他都积极参加,亲临一线调查研究。他去湖南调研期间,听取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南矿冶学院名誉院长陈新民的汇报,并到中南矿冶学院和长沙第一师范视察,对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题调查,然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写报告,提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意见。他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要常抓不懈,不能忽冷忽热,不能只靠少数人去抓,要针对大学生和中学生的不同特点,并要与教育改革紧密结合等具体建议。

1986年4月12日,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补充任命李一清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成为国家立法机关法律专门机构成员之一,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1988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之后,李一清从人大常委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开始了颐养天年的生活。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养成紧张、高效、快节奏作风的李一清依旧闲不下来。他每天起床后坚持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然后阅读、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并以更多的精力关注着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当他得知1958年安装在靠近一车间北门的那台轧机仍在生产时,竟半响说不出话来。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50年代的轧机还在服役,这反映了我们的技术设备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了。1991年李一清因病住院期间,从来医院探望他的袁宝华同志口中得知武钢依靠技术、设备引进,生产和技术上了新台阶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李一清病重期间仍不止一次地讲,想把山西晋东地区的革命史写下来,留给年轻人。就在李一清右眼失明的情况下,还亲自写信给当年晋东游击队的战友、曾任江西省长省委书记的赵增益,让他写一篇《从晋东抗日游击队到保六团》,“作为山西新军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l996年3月28日,李一清带着一生勤奋、无私忘我、清正廉洁、爱憎分明、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党和人民鞠躬尽瘁的欣慰,以及对未竞事业的遗憾之情,走完了88年的人生旅程。

(本文史料主要来源于李一清传记组1999年1月编印的《李一清传》)

上一条:几十载风雨兼程 三代人戮力同心——访我校访三代同堂建设者 下一条:建校70周年 | 追忆郑州师范学校的那些人儿那些事儿

关闭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